- · 《中国岩溶》投稿方式[04/29]
- · 《中国岩溶》数据库收录[04/29]
- · 《中国岩溶》期刊栏目设[04/29]
- · 中国岩溶版面费是多少[04/29]
地质学论文_康定北部高原构造岩溶发育特征与地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1.1 地形地貌 1.2 气象与水文 1.3 地质构造 1.4 地层岩性 2 岩溶发育特征 (1)构造控制岩溶地层分布 (2)断裂附近岩溶发育较强 (3)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部位岩溶发育
文章目录
1 研究区概况
1.1 地形地貌
1.2 气象与水文
1.3 地质构造
1.4 地层岩性
2 岩溶发育特征
(1)构造控制岩溶地层分布
(2)断裂附近岩溶发育较强
(3)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部位岩溶发育
3 岩溶地下水径流带
3.1 岩溶地下水主径流带的识别
(1)可溶岩-非可溶岩接触带
(2)雅拉河断裂
(3)跑马山断裂
(4)孟清断裂
(5)莲花山断裂
3.2 岩溶水主径流带的判定
3.2.1 水化学-同位素法
3.2.2 流量动态法
3.2.3 水均衡计算法
4 结 论
文章摘要:受自然环境和技术方法制约,青藏高原岩溶发育演化和岩溶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相对薄弱,制约了青藏高原碳酸盐岩区的经济发展、民生设施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。通过野外地质测量,岩溶地下水、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分析,泉水流量动态,水均衡计算和物探等技术方法,系统分析了四川省康定市北郊碳酸盐岩分布区的岩溶发育特征,识别了岩溶径流通道和岩溶大泉主要补给来源。结果表明:康定市北郊碳酸盐岩分布于高山峡谷地貌类型区,可溶岩地层分布、岩溶发育程度和岩溶水补给、径流、排泄均受构造控制,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和活动断裂附近的岩溶发育程度较强。岩溶水呈管道流径流,主要以岩溶大泉形式集中排泄,泉流量约1.5×104 m3/d且动态较为稳定。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,识别出研究区存在通化组岩溶水径流带和雅拉河断裂岩溶水径流带。水化学—同位素数据、岩溶泉流量动态和水均衡计算结果显示,雅拉河河水是岩溶大泉的主要补给源,岩溶地下水主要沿雅拉河断裂岩溶水径流带径流并集中排泄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DOI:10.19509/j.cnki.dzkq.2022.0017
论文分类号:P641
文章来源:《中国岩溶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yrqk.cn/qikandaodu/2022/0301/582.html